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赢博官方(中国)总部 > 学院要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周年]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时间:2018-11-02  信息来源:教务处   点击:

升本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确立了“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办学规模不断得到扩大,以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学分制改革

为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2016年至2017年,学校陆续出台了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编制了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年3月,省教育厅批复了我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申请。学分制改革于2017年在全日制本科、专科各专业全面推开。实施学分制是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充分挖掘和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是高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原则,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个性化、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制度保证。

为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018年,学校又出台了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暂行办法,允许同一学生修读主修专业并获得相应学位的同时或修读主修专业并获得相应学位之后,修读辅修专业所获得的学位;允许同一学生修读主修专业并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修读辅修专业并获得毕业证书。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与青岛英谷、慧与、山东智博、中兴等公司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加大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合作开办了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15个本专科专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与论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培养方案,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2014年,在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这标志着我校在创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揭开了济宁高新区与我校合作的新篇章。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是落实与济宁高新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贯彻国家产业调整、创新发展战略,遵循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创新学校发展和办学模式的重大决策;是以学生为本,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推进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基地的建立,对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学生专业成长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7个系29个本专科专业的2700余名大学生入驻培养基地。

三、专业建设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的申报新专业,注重专业调研分析和专业定位,专业需求的测算,社会需求对课程的影响分析,优化专业资源建设。目前,我校拥有本科专业45个,专科招生专业23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205人。

学校不断强化优势专业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带动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建有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3个,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四、课程改革

继续优化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集中性实践课程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丰富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资源。近几年,引进智慧树、尔雅通识教育在线课程200余门次,学生每学期选课多达一万人次。借助在线课程,引领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师生合作研讨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混合教学模式,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五、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连续开展了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并从中择优推荐教师参加省级教学比赛。通过青年教师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比赛,评委老师的点拨,青年教师受益匪浅,提升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届教学比赛,共评选出校级一等奖13人、二等奖29人、三等奖51人。同时,获省级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优秀奖6人。

2018年,为给新进青年教师提供教学能力提升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尽快适应课堂教学工作,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召开了新进教师观摩学习座谈交流会。通过教学观摩,新进教师结合自己学习的感受与体会,就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剖析。大家普遍认为,本次观摩学习对于刚走上讲台的自己受益匪浅。

     

六、实习支教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做好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鲁教师字〔2016〕10号)要求,学校相应出台了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实施工作方案,规定师范生实习支教每期不少于4个月。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先后派出五批共4000多名教师教育专业本、专科大学生,奔赴各个县市开展实习支教工作。

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撰稿:辛允东 审核:李传银】

Copyright (c)  赢博官方(中国)总部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