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经济教育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经济楼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了全国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领导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教育发展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论坛由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及邹至庄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是一次高规格、深层次的学术盛会。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霍雨慧、院长助理周杨赴厦参会。

在开幕式上,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超鹏和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长刘守英分别致辞,为论坛拉开帷幕,彰显了高校在数字经济教育领域的使命与担当。在数智化转型理论与实践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深入探讨数字经济的多维度发展。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王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分别围绕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数智化转型趋势等方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进行分享;原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兰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春超以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则分别从不同视角分享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特色案例与研究成果。在数字经济产教深度融合主旨演讲环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申明浩分享了国际化数字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红冰提出产教融合2.0的“校企共育”新路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小平探讨人工智能与经济学教研转型,中山大学肖静华通过案例分析产教融合的驱动因素,厦门大学蔡熙乾则强调数智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下午的圆桌论坛同步展开,从数智技术重塑高等教育范式、产教融合助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及因地制宜打造数字经济人才特色化培养等四大主题切入,全方位探讨数字经济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各论坛主持人与发言人均为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数字经济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的思维碰撞与观点交流,为学院强化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会议期间,霍雨慧和周杨积极与参会专家、同行交流互动,详细了解其他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与特色做法,并重点介绍我院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
此次参会为学院强化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将充分吸收论坛成果,结合现有经济学学科基础,逐步优化课程设置,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计划与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撰稿:周杨 审核:霍雨慧 责编:董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