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真

当前位置: 赢博官方(中国)总部 > 校园传真 > 正文

教师教育学院“荣格八维与 MBTI:自我认识与整合”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时间:2025-05-13  信息来源:教师教育学院   点击:

5月12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邀请心理分析博士、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蔡成后教授做“荣格八维与 MBTI:自我认识与整合” 讲座。此次讲座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曹光海主持,吸引了校内外心理学爱好者、师生及心理咨询从业者参与。

蔡成后以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外倾(E)/ 内倾(I)、感觉(S)/ 直觉(N)、思维(T)/ 情感(F)、判断(J)/ 知觉(P)四大维度的核心内涵,及其衍生的八种意识功能(如外倾感觉 Se、内倾直觉 Ni 等)。他强调,心理类型理论旨在描述个体与生俱来的行为偏好,这些偏好决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加工决策及应对外界的方式。

讲座中,蔡成后结合临床实践,分享了典型案例—— 学生 Jerry 的心理分析过程。Jerry 表面呈现 ISTJ 型(内倾感觉 Si 主导、外倾思维 Te 辅助),但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其真实类型为 INFP(内倾情感 Fi 主导、外倾直觉 Ne 辅助)。长期压抑真实偏好、强迫使用劣势功能的 “假自体” 状态,导致其陷入心理困境。这一案例直观展现了忽视自然心理类型可能引发的内在冲突,以及通过 “自性化历程” 回归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蔡成后强调,荣格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将未发展的功能提升至意识层面,促进心理整合。“当我们压抑天生的偏好,强迫自己符合外界期待时,可能会导致能量耗竭与内心空虚。认识自身心理类型,是迈向自我接纳与整合的第一步。”作为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与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的资深分析师,蔡成后教授还展现了荣格类型理论的跨文化视野。他提出,荣格的八种意识功能与《易经》八卦存在原型层面的对应关系,如乾卦(创造)对应外倾直觉(Ne)、坤卦(承载)对应内倾感觉(Si)等。这种关联揭示了人类心理原型的普遍性与文化表达的多样性,为理解心理类型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此次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蔡成后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跨文化视野,为听众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教师教育学院将继续举办系列学术活动,聚焦心理学前沿理论与教育实践,为师生提供多元的学习交流平台。正如荣格所言:“唯有通过意识的扩展,才能实现自性化历程。” 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听众对荣格八维与 MBTI 的理解,更唤起了对自我认知与心灵成长的深层思考,为探索内在世界与外在适应的平衡提供了宝贵启示。

(撰稿:张祥军     摄影:刘泽    审核:曹光海     责编:刘泽)

Copyright (c)  赢博官方(中国)总部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